中医文化
从得道成仙到长命百岁的转化

信息来源:转自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   发布日期:2015-12-4   阅读次数:11134

生命议题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最为关心的问题,人从哪里来?又要到哪里去?三国《三五历记》和《五运历年记》有“盘古开天辟地”的传说,东汉《风俗通》有女娲“抟土造人”和“炼石补天”两个故事,可以算是回答了“人从哪里来”这个问题。那么,人又要到哪里去呢?“得道成仙”可以说是最好的结局了。

      这种“神仙之说”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《山海经》。《山海经》是我国第一部富有神话传奇的地理书,其中嫦娥奔月、玉兔捣药的神话传说,就表达了人类希求永生不死、长生不老的美好梦想和愿望。“嫦娥奔月”说的是,尧帝(黄帝之后的五帝之一)时代后羿(有“后羿射日”的神话)的妻子嫦娥,吃了王母娘娘送给后羿的长生不老药而飞奔月宫。所以中秋节这一天人们要“把酒问月”,和远方的家人“千里共婵娟”,遥祝亲人健康快乐。玉兔捣药说的是,月亮上有只白兔,有说就是嫦娥偷吃仙药受罚变的,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,服用此蛤蟆药丸可以长生成仙,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了月亮的代名词。神话传说虽然云山雾罩,难以还原为历史真实,但却为中华文明提供了想像的空间和丰富的养料,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、《淮南子》的道家思想,就大量吸取了《山海经》等古代神话而加以哲理化。

      长生不死的梦想当然不是现实,但历代的帝王士大夫们却不乏有付诸于行动者。当年秦始皇、汉武帝求仙问药,方士投其所好敬献不死仙药,并受命出海到蓬莱仙山去求神药。两汉魏晋时期兴起了神仙学说热潮,西汉刘向有《列仙传》,东汉班固《汉书》列有《神仙》书,西晋张华有《博物志》,葛洪有《抱朴子》、《神仙传》和托名西汉刘歆的《西京杂记》,东晋干宝有《搜神记》,南朝范晔有《后汉书·方术列传》,谈论了很多神仙方药、鬼怪变化的奇异传说。“橘井”、“悬壶”、“杏林”是中医的代名词,这些传奇典故就源自这些“神仙家言”,给中医药涂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。

      据《列仙传》记载,西汉文帝时湖南郴州人苏耽,笃好神仙养生之术,人们尊称他为“苏仙”,他在得道成仙之际,曾对母亲说:“明年天下疾疫,庭中井水橘树能疗。患疫者,与井水一升,橘叶一枚,饮之立愈。”次年果如苏耽所言。凡用井水、橘叶者即时痊愈,四方求之者远至千里。瘟疫得到完全控制后,人们忽然看见一条龙从井中飞腾而出,直冲云霄,当地老百姓认为,这是苏耽所化之蟠龙,在此专为救民之疾苦。从此,“橘井”一词也慢慢演化为中医药的代名词了,“橘井泉香”由此流传下来。

      据《后汉书》《神仙传》记载,东汉时有位名费长房的人,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,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,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。卖了一阵,街上行人渐渐散去,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。费长房看得真切,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。他买了酒肉,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。老翁知其来意,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。他睁眼一看,只见朱栏画栋,富丽堂皇,奇花异草,宛若仙山琼阁,别有洞天。后来,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,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,骑上如飞。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,原来已过了十余年。从此,费长房能医百病,驱瘟疫,令人起死回生。许多神话故事几乎涉药就有葫芦,道教中的“八仙”之一铁拐李,就常背一个装有“灵丹妙药”的药葫芦,周游江湖,治病救人。“悬壶济世”也由此流传下来。后来药铺门口挂药葫芦成为行医的标志,民间也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谚语:“你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?”

      据《神仙传》记载,三国时名医董奉,定居于庐山之下,为人“居山而不种田,日为人治病”。他有一个奇怪的规矩,就是治病从来不取分文,“重病愈者,使栽杏五株,轻者一株”。好多年后,所种的杏树已有十万余棵,郁郁葱葱,蔚然成林,因而山中的飞禽走兽都游戏于杏林之下,如同有人整治管理一般,一年到头杂草不生。后来杏子大熟,董奉在杏林中搭建了一个谷仓,告示说:但凡有买杏之人,不必言告于我,只要将你带来的谷子倒入粮仓,就可以取走相同容量的杏子。曾有一人“置谷少而取杏去多”,林中群虎便怒吼而追之,吓得他跌倒路旁,杏子撒了一地,回到家中剩下的杏子竟和送去的谷子一样多。董奉用杏换取来的谷,救济庐山周围的贫苦老百姓和接济旅途上断绝了盘缠的路人,每年多达2万余人。“虎守杏林”由此流传下来。至今老字号的中药店还常常贴有“虎守杏林春日暖,龙蟠橘井水泉香”的楹联,我们也每每用“誉满杏林”、“杏林春暖,橘井泉香”来称颂中医的医术医德。

     《列仙传》旧题为西汉刘向撰,疑汉魏间文士作而托名,《后汉书》系南朝刘宋时范晔所著,《神仙传》为晋代炼丹家葛洪著。《神仙传》云董奉“羽化登仙”了,后又有传说董奉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凡来救治病人的神仙。后世还把能起死回生的验方、偏方一概称为海上仙方,《红楼梦》的作者就把薛宝钗吃的冷香丸称作“海上仙方”。对神的景仰是对生命神圣性的敬畏,对仙的追求是对生命理想状态的向往;中医药的神秘性其本质是在培养人敬畏生命、敬畏自然的意识。神秘性传统由此代代传承了下来,秘不外传的绝技秘方往往都会有一个神奇的传说,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。

      当年方士徐巿(fú)、卢生受秦始皇之命,带五百童男童女东渡扶桑求仙药,传求仙于安期生即千岁翁,被赐金璧万数,一去不返了,但却给后人留下许多遐想的空间。有梦想就有希望,“成仙”之梦灵魂不散,“仙丹”自然就成了希望的种子,深深地埋进了人们的心田。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,援道入儒,儒玄双修,上流社会盛行服食求仙之风,其所服“仙药”据葛洪《抱朴子·内篇》所载,系灵芝、胡麻、茯苓、白术、黄精之类山野及丹砂、云母、雄黄之类矿物;贵族名士则以服五石散作为身份的象征,以清谈神仙道教为“精神药石”,服石后药性发作,袒胸露腹,四处游逛,谓之行散,却自认为风度潇洒,一度蔚然成风,成为士大夫竞相追逐的时尚。服食过量至病者有之,中毒而死者亦有之,流风延及唐代,从唐太宗到唐宣宗,服丹而死者不计其数,至死还自我陶醉在“万岁万岁万万岁”的梦想之中;文学家韩愈、崔简(柳宗元姐夫)等名流均为服食所害,有诗“服食求神仙,多为药所误”为证。魏晋“服食”之风其实反映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对人生的深深眷恋,拔开迷雾、雾里看花,服食的经验教训还是有价值的,它丰富和发展了养生食疗知识,虽然历史的代价过于高昂。这里值得一树的是,倡导神仙服食的道教学者葛洪,编著了我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——《肘后备急方》,系汇编急救医疗、实用有效单验方及简要灸法而成。至于葛洪炼丹求仙的努力,结果则是“有心栽花花不开,无心插柳柳成荫”了,虽然没有炼出什么不死的仙丹妙药来,但却为药物化学的产生开创了先河。包括其后梁代陶弘景、唐代孙思邈等,道家神仙服食养生的实践和理论,对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
       虽然长生不死可望而不可及,但长命百岁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。传说彭祖自尧帝至殷商末足足活了800多岁,这当然是无稽之谈,但孙思邈历经西魏隋唐活了至少101岁则是基本可信的。关于长寿话题,早在先秦时期,《诗经》中就表达了“永锡难老,万寿无疆,如南山之寿”的愿望,《尚书·洪范》“五福”说中,不仅“寿”居首位,而且其他四福也都与“寿”密切相关。《黄帝内经》主张养生、摄生、益寿、延年,辟有养生专篇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,阐述如何顺从天地阴阳四时变化,如何起居饮食、吐纳导引,以求得健康长寿。马王堆汉墓帛书有《导引图》和《养生方》,华佗创编有五禽戏,后世如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气功导引等,都是行之有效的健身养生方法。东汉王充著《养性之书》,反对服食求仙。三国曹操与其他帝王一样,也曾迷恋长生之术,《博物志》载其“好养性法,亦解方药,招引方术之士”,但他不愧为一代杰出的政治家,在生死问题上有比较清醒的认识,其最精彩的诗篇《龟虽寿》,以长寿之神龟和腾蛇为喻,说明生与死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自然规律,但只要养生有道,也可以延年益寿,可以说曹操留给后世一曲养生延年之歌。“神龟虽寿,犹有竟时。腾蛇乘雾,终为土灰。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盈缩之期,不但在天。养怡之福,可得永年。”《龟虽寿》所表达的老有所为、锐意进取的精神,更是一首抗衰老的精神良方。魏晋“竹林七贤”之一的嵇康,崇尚老庄,信奉养生,关注生  命质量,著有《养生论》,论述了修性保神和服食养身两种关联的方法,系统地提出了“导养得理可寿”的养生思想。

      宋代我国进入科技发展的高峰期,成仙成佛之说开始没有了市场。认识到人的生长壮老已是自然规律,不可抗拒,明清以后人们基本上抛去长生不死的幻想,面对现实,开始退而求其次,追求养生长寿。